示范引领展风采 专题教研促成长
——忻州六中示范课活动圆满结束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为期两周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于10月21日下午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覆盖学科全面,涉及八个学科。有孙丽琴、张桂英、贾志华、王俊丽、朱丽华、段丽婧、王静玲、邢丽君8名骨干教师做了示范课。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课改理念,践行新课标要求,着眼学生素养提升,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为全校教师奉献出一堂堂高水平的示范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活动中,同学科教师积极参与观摩交流,马俊生校长、胡俊彦书记、副校长尹捷、郝龙胤、项丽娟,挂职副校长赵彦杰,教研室主任巩莉芳全程参加听评课。课后对示范课进行集中评议,做课老师讲述设计意图,听课教师把自己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开诚布公地说出来进行研讨,研讨过程促使每位老师扬长避短。
校领导在评议时点评了课堂亮点,肯定每一位老师的引领价值,即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师生互动良好,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娴熟,核心素养融入自然,课堂扎实有效。在深刻剖析中提出中肯建议,期望老师们能有进一步提升,因为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正因为有缺憾,才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历史示范课评课中
纵观这八节课,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借鉴发展方能有长足的进步。
孙丽琴老师执教的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尊重他人》,拉开了本次示范课活动的序幕。她的课发挥了课程育人的功能,紧扣核心素养中的“道德修养”,升华教学价值。在三个社会生活情境中,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认识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做法,挖掘出教材的思想高度;在探究知识过程中,结合社会实践分析解决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最后引导学生不仅要尊重他人,我们还应该尊重大自然,增加了情感的厚度,有效提升了育人质量。
市级教学能手张桂英老师执教的是九年级历史《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张老师轻松驾驭教材,使用教材,把课本内容和相关扩展相结合,利用图片展示、史料分析、时间轴梳理,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和意义讲述的明明白白,板书设计简洁,培养了学生的唯物史观、史证分析的方法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省教学能手、英语组组长贾志华老师执教的是八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的读写整合课。贾老师首先呈现写作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单元写作任务;其次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运用skin和scan等阅读策略梳理出框架结构:主题句——支撑性细节——结论句;然后学习范文的语言特色:1.主题句和结论句,诵读并口头仿写、拓展迁移。2.运用目标语言(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提供支撑性细节。3.关注衔接词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展示忻州古城文化的小视频,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进行练笔,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真正践行了《课标》(2022年版)提出的“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省级教学能手王俊利老师执教的是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王老师的亮点是课堂结构清晰,引入课堂评价机制。课堂结构由“课前自测、自我评价、巩固提高、自我小结”组成,给学生提供《导学案》,从预设的典型习题练习入手,引领学生进入学习,边做边回忆习题所用知识点以及相关知识,通过学生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评价展示,师生共同得出本章的知识框架,对全章知识做了整合。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地学习和训练中,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点拨和引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导演”,为转变教师教学“角色”做出示范。
市级教学能手朱丽华老师执教的是九年级物理《电阻》。朱老师语言亲切自然,生动流畅,通过演示实验引入电阻的概念后,结合生活情景,引出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想,然后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她采用控制变量法,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探究方案,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线,以创新为主旨”的教学实践,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生地组组长、段丽婧老师执教的是八年级地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她在黑板上手绘中国轮廓图,引导学生比较六个典型城市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用多媒体展示,建立气候类型空间分布,在板图上标出三条主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上台与图对话,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三个方面分析对气候的影响。段老师采取引用诗句、回顾旅游等方式,使地理知识趣味化、生活化。这样的课堂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清晰,直观生动。特别是随堂完成作业,助力了课堂减负提质增效。
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能手王静玲老师执教的是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她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设置三个环节,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初识托尔斯泰”时抛出问题“你想象中的托尔斯泰应该长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感悟外貌描写的手法、突出的特点和作用;在“走进托尔斯泰”环节中,提出“作者是如何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学生采用速读、跳读、研读的方法,读出托尔斯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外貌的“丑陋平庸”与灵魂的高贵、眼睛的精美对比,领悟茨威格“欲扬先抑”的写作技法;在“探究托尔斯泰”环节中,抛出“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与不幸?”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认知的矛盾与冲突之中,深入思考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这样的教学设计环环紧扣,形成强烈的育人氛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撑开了思维的张力,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与同学的看法争鸣,使文学素养得到提升。避免了碎片化教学的弊端,破解了浅表化教学的顽疾,提升了教学的站位和价值。评课时受到马校长称赞:“这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实效性于一体的一节好课!”
省级教学能手邢丽君老师执教的是九年级化学《化合价》。邢老师在教学中对NaCl、MgCl2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得出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其数值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一致。化合价的规律由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口诀由学生自编来记忆。课堂结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样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进入微观世界的探究中,点燃了思维的火苗,直到下课后,学生还沉浸在化合价“变价”规律的深入探寻中……
九年级学生示范课上专心致志
八年级学生示范课中自主学习
这次示范课活动的开展,既提供了骨干教师锻炼成长的平台,也对我校年轻教师转变观念、专业水平提升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将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