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学校应量身定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学校应量身定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09年09月29日 17:51:26 来源:山西省忻州市第六中学 访问量:1707

        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必须体现它的计划性。就学校层面而言,开发校本课程的第一步就是学校应组织校内外专业力量,在国家课程计划的框架内规划基于研究的校本课程整体方案,即制订《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该方案既是学校课程实施整体方案的一部分,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的概略性描述,也是学校递交给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议的重要文件。那么,学校为了研制该方案,需要研究哪些关键问题呢?

  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对每一所学校而言,国家教育方针都是一样的,但是学校怎样依据教育方针确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各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即每所学校要明晰自己的教育哲学。而明晰学校的教育哲学,需要从历史和现实中梳理、挖掘和提炼出既体现学校历史传统又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或办学宗旨。学校可以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对全校师生的问卷调查、访谈,对退休或转校教师、已毕业学生的访谈等途径,广泛收集不同群体的智慧,逐步聚焦学校教育哲学,并为学校成员所接受和认可。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梳理了百年办学历史,从中抽取出历经百年磨砺而始终不变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吸纳时代精神,反复推敲,最终确定了当下学校的教育哲学:“体貌谦恭,学养厚重,胸襟旷达,志趣高远”。在明晰学校教育哲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体现学校的特质,不能千校一面,校校雷同;二要注重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不能推倒重来,更不能脱离现实;三要最大限度谋求校内外不同群体的共识,不能几个人拍拍脑袋了事。

  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什么?校本课程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一所学校要开发校本课程,就要考虑课程的必要性,也就是说,我为什么要开设这种课程而不是那种课程,其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兴趣或需求。分析学生的兴趣或需要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形式,低年级的学生最好邀请家长参加。在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判断学生的需求时,学校、教师要避免过度自信的做法;二是学生的需求在不同时期会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进行定期评估;三是学生的需求有可能和学校教育哲学发生冲突,要在课程框架中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果说上述两大问题着重回应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的话,那么我们还要考虑其可能性,即依学校、社区现有的可得到的资源,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兴趣或需求。

  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人力资源,二是非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意愿、能力和时间等,特别是教师自身的业余爱好,可以通过自愿申报、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了解;其次,通过家长委员会等组织邀请具有特长或相当能力的家长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再次,动员社区成员支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在非人力资源方面,必须基于学校和社区现有的资金、设施、器材、场地及时间安排、网络信息等方面来考虑,要扬长避短,量力而行。需要说明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并非一定要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它所需要的是对现有社区资源和学校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之间取得一种动态平衡,即要澄清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澄清我们应该做而且有条件做好但却没有做好的方面以及如何改进的措施,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现行的课程结构是否与学校的实际相符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等。在所有这些方面达成相对共识的情况下,学校课程委员会就可以着手形成规划方案的文本。该文本至少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一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二是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即依据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和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生的需求以及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经集体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如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小学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和“学会求知、生动发展”的校训,在分析学生及其家长的课程需求基础上,确定学校拓展型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习一项终身享用的健身技能,发展一种健康时尚的闲暇兴趣,参与一项合作探究的创作表现,体验一种时代要求的国际理解。三是课程结构与门类,包括校本课程的类别与门数,每门课程的课时要求以及限制条件等。如建设小学针对上述目标,拟设置四种课程类型:健身技能类、闲暇兴趣类、创作表现类、国际理解类。同时规定每位学生在5年内至少要选修两种类型中的5门课程,课程的研修情况记入学生档案,供升学参考。四是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为教师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提供一些相关的政策或行动指南。五是保障措施,即明确来自组织、制度、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可见,《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形成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并非一蹴而就,其实质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科学、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校本课程方案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活动。它并非一劳永逸,学校要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追踪评价,不断修正、完善甚至是重新研制。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它不能一案多用、你抄我来我抄他,哪个学校的校本课程有点特色,我就跟风照搬照抄,而是每所学校为自己量身定做课程方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周文叶 崔允漷)

编辑:书记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国务院“互联网+督查”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市第六中学 特此声明。